2020年中国的生命科学
来源:网络 日期:2010-12-10
时值2010年,21世纪的头10年刚过去,这10年中国不仅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生命科学也精彩无比,然而这只是生命科学精彩序幕的开始,更精彩的演绎且看下个10年。
无论是经济、国防甚至是科技领域,不少来自国外的声音都提出中国将称霸的预言!正如笔者不久前看的一篇警世文章中提及的一般,看GDP不能仅看数量,更应该看质量,我们看到中国这些年在科学领域SCI文章的数量的同时也该看到质量,具体就不赘述。
干细胞
为什么干细胞要放在第一个谈呢?不可否认地,干细胞是目前基础研究、再生医学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就连对生命伦理要求严苛的美国、欧洲各国都忍不住克服重重阻碍,企图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 从美国解禁胚胎干细胞研究,到NIH批准多株胚胎干细胞系成为合法研究株可窥见一斑,更有甚者,不少科学家认为如果再不解禁,美国可能在干细胞领域失去第一的地位,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再要追赶恐怕望尘莫及。
此外,美国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解禁了胚胎干细胞,在临床上,2009年FDA批准了2个临床胚胎干细胞试验开展计划。这些都说明,美国在胚胎干细胞领域准备大展拳脚。
除了传统的胚胎干细胞,干细胞领域还包括一种可规避伦理问题的新领域:iP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创始人之一James Thomason就是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这个只用成体细胞就能诱导类胚胎干细胞的技术成为干细胞领域的新星。
中国的2020年
干细胞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留意,看看2009年新立项的973及重大研究项目名单就能发现问题。
在2009年973项目中,干细胞领域就是立项最多的一个。“973计划”,意味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每次期限为5年,从2010年到2020年的这头5年,干细胞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难想象2020年,干细胞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北大的邓宏魁教授,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教授,中科院动物所的周琪教授,NIBS的高绍荣教授等等,这些干细胞领域内的前沿科研工作者在2008年、2009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
随着中国人才引进技术的推进,干细胞领域的一流专家的回归,展望2020年,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值得期待!
临床研究
不久前,Nature杂志曾发表一篇社论文章,评述中国干细胞治疗市场的现状。中国卫生部已经推行干细胞临床治疗法规,然而,这一法规并没有阻挡干细胞疗法的市场化。
临床治疗取得先机
尽管,这些治疗可能没有在正规的政策监控下进行,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也是不容忽视的。
尽管,有些无奈,客观来说,中国在干细胞临床治疗方面还是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些成绩可能直接导致中国在干细胞临床治疗市场上取得先机。
中国迄今为止已经培养出了至少25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一些人估计已经有了超过70个干细胞系),其中4个是专门类型的,当时全世界只有另外两个研究组设法培育出了这种干细胞系。 2002年,一位患者在餐馆的一场争斗中额叶被插入了一根筷子,上海的一家医院从筷子的末端提取了样本,培育并向患者重新导入了人类大脑组织。人工培育出的几种类型的人体组织,包括血管、肌腱、骨、软骨、皮肤、角膜和肌肉纤维。
目前值得注意的研究包括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ChinaSCINet),这是由27个医学机构组成的一个联盟,它开展了2期临床试验从而测试使用脐带血干细胞和口服锂治疗大约40位脊髓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他一些临床试验正在研究使用干细胞疗法治疗心脏病发作、动脉梗塞以及肝脏和神经疾病的患者。在中国的另一些地方正在进行利用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心脏、肝和血液病、白内障和对抗衰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