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除了积极的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以促进病情的痊愈。股骨头坏死冬季日常护理有哪些?
1、注意保暖:
专家指出,股骨头坏死患者首先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生活或工作在潮湿寒冷环境的患者。
潮湿:潮湿可使臀部、腿部等处的皮肤呼吸代谢功能失调,以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血流减缓,从而引起微血管充血、瘀血、渗出增加,使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症状加重。
寒冷:寒冷可导致臀部、腿部的血管收缩,致使髋关节血运循环障碍,出现瘀血、缺血、水肿等症状,使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股骨头坏死患者应注意保暖。
2、适当运动:
专家强调,股骨头坏死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切勿因为疼痛而卧床不动,也不能过度运动,以免加重病情。股骨头坏死患者可在床上作一些简单运动,因为简单的功能锻炼可以减轻股骨头压力,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缓解髋及大腿的痉挛的肌肉,从而减轻由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促进髋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的吸收,解除周围粘连,但要注意不宜太剧烈,太劳累,做到舒服就可以。
3、拄双拐:
要克服拄拐不雅观的心理,去掉拄拐不方便的懒汉思想,坚持拄双拐。防止因再负重加重股骨头变形,这一点对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至关重要。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患者不能坚持治疗,中途放弃,那么不但对病情毫无帮助,甚至会加重病情,加大治疗的难度。
4、禁大量饮酒:
专家强调,酒精能够导致股骨头血液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血脂增高,还会损害肝功能。另外,酒精在体内的蓄积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血流速度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酒精进入血液可以直接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引发血管炎,导致血管栓子形成。股骨头部位供血主要是由两个动脉环组成,无其他侧枝循环,如果血液的粘稠度还不断升高,血管破坏,股骨头微循环逐渐发生障碍,这样,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或中断,导致股骨头营养失去来源,最终引发股骨头坏死的情况。
5、补钙:
在X线片上,我们不难发现,尤其中、晚期股骨头坏死,都会伴有骨的矿物质含量减低,即钙质含量的变化。所以每日应给予充足的钙质,可以弥补骨骼中矿物质成分的丢失。
6、慎用激素及止痛类药物:
激素:大量或长期使用激素或者剂量增减突变,促使骨髓腔内的脂肪细胞增多肥大,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大量堆积占据骨髓腔,造成骨内压增高,血管和滋养毛细血管受到挤压,股骨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促使血粘稠度升高,血管栓塞,血流减缓,从而导致股骨头微循环障碍,以至于缺血性坏死。
止痛类药物:大量服用止痛药物使关节疼痛减轻,使保护性痉挛的肌肉放松缓解,患者更多地使用患病关节,其结果是患肢又遭受过多的应力作用与磨损,使坏死加速;另外,止痛类药物会使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对骨质的修复有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