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抱法
来源:网络 日期:2011-01-20
母亲应正确的抱脑性瘫痪患儿。首先要掌握患儿自身的活动能力,还要清楚患儿所具有的异常特点,更要了解患儿需要何种程度的扶持,以及扶抱患儿时需要控制的他的身体部位。另外,不同类型的患儿抱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抱的姿势不正确,异常姿势得以强化,阻碍了正确的姿势的形成,会影响患儿的康复效果。
1.平衡功能较好的患儿活动时的一般抱法。双腿交叉的痉挛型患儿或徐动型患儿的良好抱姿。
2.伸展占优势的患儿,事患儿头部呈前屈的姿势,双上肢向前方,伸出后从仰卧位抬起身体。此姿势有利于患儿的髋关节、膝关节屈曲。
3.患儿的双上肢放在抱者的双肩上,尽可能地环绕抱者的颈部,然后将患儿下肢分开置于抱者的腰部。可降低下肢肌张力。适合于易出现角弓反张的痉挛型患儿,或松软儿。
4.随着患儿自行调节身体平衡能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对其的支持,同时躯干可以回旋。扶持患儿身体的部位主要是腰、背部。适合于幼小的患儿。
5.使患儿的双下肢分开,髋关节充分屈曲,同时用上臂抑制患儿双上肢,防止肩与上肢向后方用力,用胸部抵住患儿头部,防止头颈后仰。此姿势不宜时间过长,可在此抱姿下左右摇晃患儿。适合于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或双腿交叉的痉挛型患儿。
6.重度角弓反张患儿侧卧位抱起方法:使其头部、肩部、髋关节及膝关节呈屈曲姿位。
7.屈曲占优势的患儿,一手扶持患儿上侧上肢的上臂,另一手扶持骨盆部位。可防止两下肢交叉。痉挛型患伸直的最好姿势。
8.将患儿的骨盆部分向下扭转,增加其体轴的回旋。适合于全身屈曲模式脑瘫患儿。
9.对于全身屈曲模式的患儿这是一种使患儿活动的姿势。此姿势使患儿容易抬头及伸展四肢、脊柱,并可同时应用双手。
10.对年长儿、体重较大的患儿,采用两个人同时抱的方法。可使患儿髋关节充分伸展,用双拇指向下推压患儿的骨盆部,可促通头部及脊柱的自动伸展。
11.手足徐动型及肌张力低下型患儿的简易抱法:在髋关节屈曲的状态下,促通头与脊柱的伸展。
12.家庭中的简易扶抱法。抱时,使患儿骨盆前倾,促进头部和躯干的伸展,保持姿势对称。适合于手足徐动型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