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
来源:吉泰 日期:2011-01-24

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多由遗传、脑外伤、脑梗塞、脑炎、脑缺血、缺氧、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目前因为脑萎缩的病因不清,慢性起病,使早期诊断困难,药物治疗疗效较差,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脑萎缩的有效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干细胞的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将干细胞输入患部,在脑部微环境调解下,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等神经相关细胞,补充损伤退变的脑部神经细胞,逆转萎缩过程,恢复脑部的正常功能,改善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和各种减退的功能,为脑萎缩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保障,改善了脑萎缩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临床报告,脑萎缩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治疗,约80%的患者大脑萎缩现象和小脑功能失调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进行性小脑萎缩的复发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