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专区
新闻专区

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失眠是致命性脑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来源: 日期:2021-11-15


  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16%的人几乎每天熬夜“爆肝”。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面对日常的生活压力或精神压力,到了晚上要么睡不着,要么舍不得睡觉。
  另一方面,全世界超过3%的成年人患有未破裂的脑血管畸形,称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大多数终生不异变,大约2.5%的颅内动脉瘤会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也称为脑出血。近期,《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篇题为“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and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的最新研究显示:失眠可能是致命性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
  文章通讯作者Susanna C.Larsson博士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心血管和营养流行病学系副教授,同时就职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医学流行病学部门,他认为动脉瘤破裂是非常致命的。此前普遍认为高血压和吸烟是引起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此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囊括了近6300例颅内动脉瘤和近42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将颅内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与59500多名对照组进行比较,以确定与动脉瘤相关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遗传易感性。
  研究团队扩大了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研究范围。他们不仅研究了吸烟和高血压等已确定的危险因素,还评估了动脉瘤与咖啡摄入、睡眠、运动、体重指数(BMI)、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血压、胆固醇、慢性炎症以及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据研究结果显示,失眠可以将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遗传易感性风险增加24%。吸烟者患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大约是不吸烟者的三倍。舒张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颅内动脉瘤的风险几乎高出三倍。而高甘油三酯水平和高BMI并未显示与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明确相关性。
  “失眠和颅内动脉瘤之间的联系以前还没有报道过,这些发现值得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证实。”Larsson认为。“一旦睡眠障碍和脑动脉瘤出血风险的关系得到系统性的证实。未来的研究将面向该如何将控制失眠纳入脑出血的预防计划和治疗当中。”
  另外,根据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的一份科学声明《睡眠时间和质量——对生活方式行为和心脏代谢健康的影响》指出,睡眠不足、质量差以及睡眠障碍与高血压息息相关。治疗睡眠障碍患者会带来切切实实的临床效益,尤其是对血压病患者。

  此次研究的数据只针对欧洲人群,理论上不具有普适性,希望针对中国人的临床研究数据快快出炉。


   
孙方臻
著名分子胚胎学家,中科院专家。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 [详细]
罗盖教授
罗盖教授祖籍广东,麦吉尔大学优秀学士、多伦多大学科学博士、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后... [详细]
王培福
王培福,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对神经系统疾... [详细]
马路
马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全军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军区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详细]
苏连奎
苏连奎,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 2005年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临床,开展自... [详细]
赵春华
赵春华个人简介:男,1963年生,山东青岛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详细]
杨晓凤
杨晓凤,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医... [详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管理员入口
秦皇岛吉泰生物科技研究所
邮编:066100 备案号:冀ICP备2023042823号-2  冀公网安备13030502000431号
电话:0335-3366669 传真:0335-3366669 E_mail:qhdjtsw@163.com 您是本站第 252897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