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它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未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1小时以上即致心肌坏死,形成心肌梗塞。
二、病理
心肌呈大片灶性凝固性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伴有多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后坏死的心肌纤维逐渐溶解吸收,形成肌溶灶,随后逐渐出现肉芽组织形成。病变波及心包可出现反应性心包炎,波及心内膜引起附壁血栓形成。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坏死的心壁可破裂(心脏破裂),破裂可发生在心室游离壁、乳头肌或心室间隔处。
三、临床表现
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惧,有濒死之感。
四、常规治疗
治疗心肌梗死,包括限制及缩小梗死面积、溶栓治疗和急诊经皮腔内成形术及外科搭桥手术。
五、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为心肌梗塞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高度增殖、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是再生医学的基础。干细胞可以在人体内根据器官需要分化成不同的器官细胞。如可以分化成新的血管、新的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胰岛细胞等。初步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能产生巨大的生物学效应,使心脏生成新生血管和心肌细胞,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增加心脏功能。有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区干细胞移植不仅能从早期减轻瘢痕组织的形成,甚至对于已形成的心肌瘢痕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干细胞移植可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或异体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安全,简便、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