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冠肺炎的危重型患者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重症患者外周血 CD4 +和CD8 + T细胞的数量常显著减少,部分患者免疫异常激活,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综合症(CSS),是导致肺脏等器官严重损害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轻型的主要是以卧床休息为主。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原则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肾替代治疗、康复者血浆治疗等等。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干细胞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引起的剧烈炎症反应,减少肺损伤、改善肺功能,对肺部进行保护和修复,对于减轻患者肺纤维化具有积极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对人体多器官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干细胞在通过静脉输注进入人体后,部分聚集在肺部,具备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保护肺泡上皮细胞、改善肺功能的潜力。MSCs可通过关闭免疫细胞活化的TNF-α途径来减轻炎症,并抑制或禁止T细胞反应来预防细胞因子风暴。干细胞主要是对重症患者起支持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疗法。
从我国公布的临床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干细胞应用对新冠治疗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表示:干细胞对于防止肺纤维化、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独特的优势。
伴随年龄的增长,当我们30岁以后,体内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均会不断减弱。而外敌入侵、细胞衰老受损一直存在。干细胞的再生速度跟不上受损速度时,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
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