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专区
新闻专区

48岁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细胞疗法为肺部疾病防治带来新希望!

来源: 日期:2025-02-05


2 月 3 日,新浪娱乐发布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经大 S 经纪人确认,大 S 徐熙媛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患上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离世,年仅 48 岁。大 S 生前与前夫汪小菲之间的官司还未了结,如今她骤然离世,汪小菲也于当天从泰国赶回中国台湾。曾经在婚姻中历经风雨的两人,即便分开后仍有诸多纠葛,如今大 S 的猝然离去,让这段复杂的过往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在这悲伤时刻,家人的悲痛、公众的震惊以及未了之官司,都因大 S 的离世而陷入复杂的漩涡,令人唏嘘不已。

大 S 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的消息,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深潭,激起千层浪,也将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流感及其并发症的严重危害上。


流感(Influenza)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流感为何会致命

大S的悲剧撕开了公众对流感的认知误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10亿人感染流感,其中65万人死亡。


流感和感冒,虽一字之差,却大不相同。感冒是宽泛的大白话的概念,医学上叫“上呼吸道感染”。流感一般指流感病毒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很可能发生炎症因子风暴,导致炎症急剧加重,威胁健康。

流感病毒可直接侵犯肺部,导致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严重时还会继发细菌感染,引发细菌性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严重呼吸困难、持续性或反复发热,甚至咳出带血或脓性痰液。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 24 次/分)、缺氧和发热(> 3 天)。


新冠、流感对肺部的损伤

在过去几年,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新冠病毒对肺部的损伤不容小觑,许多康复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后遗症。新冠病毒会攻击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部纤维化、气体交换功能受损等。


而每年的流感季,流感病毒同样会对肺部发起 “攻击”。流感引发的肺部损伤与新冠有所不同,它主要通过引发呼吸道炎症,使肺部产生大量黏液,阻碍气体交换,严重时还可能并发细菌性肺炎,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

面对这些潜在的肺部健康威胁,我们是否只能被动应对呢?


干细胞修复肺部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


MSC能够迁移到损伤的确切部位,分化成各种细胞系,分泌对细胞生存和增殖至关重要的可溶性因子,调节免疫反应。


大量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归巢至肺部,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干细胞治疗肺部疾病的潜在机制:

1.抗炎作用

干细胞可分泌细胞外囊泡、生长因子、多种抗炎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0(IL-10)]等,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免疫细胞的激活,可创造更有利于肺组织愈合及修复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肺组织损伤。


2.免疫调节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可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及活化、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从而减少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组织损伤,并为组织再生与修复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3.抗菌作用

MSC不但具有抗炎作用而且能够抗微生物。其中包括通过激活其他炎症细胞分泌免疫介质以间接或直接发挥抑制作用。


4.修复作用

干细胞可促进血管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受损肺组织的血液供应,增加向受损肺组织输送氧气及营养物质的能力,最终达到促进肺组织修复的目的。


免疫细胞—打击病毒的“智能部队”

NK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属于先天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约占血液中所有免疫细胞数量的15%;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


在人体内NK细胞主要特征为CD3−CD56+淋巴细胞群。NK细胞存在于大多数器官(骨髓、肺、淋巴结、外周血、脾脏和肝脏)。


NK细胞在机体内由CD34+造血祖细胞(HPC)发育而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共同淋巴细胞祖细胞(CLPs)逐渐下调CD34,上调CD56,促使NK细胞分化与成熟。


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NK细胞具备类似T细胞的“适应性免疫记忆”。输注特定病毒预激活的NK细胞,可形成针对流感病毒的长期免疫屏障。 


结语:

大S的一生,在事业上如日中天,感情生活亦轰轰烈烈,她的作品与个性均令人难以忘怀。尽管她已离世,但她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与感动将永存心间。


大S的突然离去,也警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健康。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流感,对健康的威胁都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时刻将健康置于首位,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均衡饮食、多摄入蔬果以及适度运动,以此强化自身免疫力,为健康筑起坚固的屏障‌


新的一年,衷心祝愿各位读者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平安顺遂,时刻被喜乐围绕,拥抱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

孙方臻
著名分子胚胎学家,中科院专家。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 [详细]
罗盖教授
罗盖教授祖籍广东,麦吉尔大学优秀学士、多伦多大学科学博士、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后... [详细]
王培福
王培福,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对神经系统疾... [详细]
马路
马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全军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军区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详细]
苏连奎
苏连奎,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 2005年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临床,开展自... [详细]
赵春华
赵春华个人简介:男,1963年生,山东青岛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详细]
杨晓凤
杨晓凤,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医... [详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管理员入口
秦皇岛吉泰生物科技研究所
邮编:066100 备案号:冀ICP备2023042823号-2  冀公网安备13030502000431号
电话:0335-3366669 传真:0335-3366669 E_mail:qhdjtsw@163.com 您是本站第 252205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