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在课题研究中,首次发现并鉴定了小鼠胰岛中成体干细胞的存在,同时团队建立了胰岛类器官培养和长期扩增体系,可不断地获得用于移植的胰岛β细胞。其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性、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原始细胞群体,在多种疾病中展现了强大的组织修复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干细胞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糖尿病的严峻形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可导致细胞损伤和内源性修复机制受损,引发多器官并发症。
据IDF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共有成人糖尿病患者4.63亿,预测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5.78亿,到2045年将跃升至7亿,如此惊人的数据让有效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糖尿病药物研发难点
如何治愈糖尿病是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及重点。目前糖尿病的药物并没有针对其发病的关键环节,只能解除或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干细胞技术有望能克服这一难点,为治愈糖尿病带来了可能。
干细胞技术
我国学者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有了新突破。在此总结干细胞在糖尿病领域具有4大作用:
1.干细胞可使患者停用胰岛素或减少胰岛素用量。2.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检验。3.干细胞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4.干细胞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
干细胞治疗临床案例
(1)我国学者对13例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后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血糖控制达标,其中2例患者停用胰岛素时间分别为3年和4年。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干细胞通过调节免疫活性细胞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而实现。
(2)国家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组对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每隔1个月输注1次,连续3次,发现日胰岛素总量从63.7
U减少为34.7 U,空腹C肽水平从4.1 ng/mL上升至5.6 ng/mL,取得良好的效果。 (3)某医院研究组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患者HbA1c从基线的8.2%下降至3月后的6.89%, 随访至12月时仍稳定在7.0%; 空腹C肽升高,CD3 + T淋巴细胞的数量下降。
干细胞临床展望
2020年3月31号,科技部刚刚发布《“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拨总经费2.40亿元资助干细胞的研发,在干细胞临床研究方面,国家支持“细胞移植治疗代谢系统重大疾病”,糖尿病属于代谢系统疾病,有望进一步取得技术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