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糖尿病
糖尿病

我国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 日期:2021-11-19


    糖尿病是全球高发病率的疾病,主要病因是胰岛β细胞数量降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患者表现为血糖增高,并可能引起其他系统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科学家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处于不断发展中,从传统的降糖药、胰岛素注射,发展到胰岛移植或胰腺移植,继而新兴了分子靶向药物、干细胞疗法等高科技技术,其中,干细胞疗法因受到国家的支持与肯定,临床研究进展迅猛,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能。

    我国对干细胞疗法的支持
    我国高度重视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转化,近年来干细胞规划政策密集出台,并且国家提供自然科学经费支持前沿的干细胞基础研究,适宜的政策环境推进了干细胞的临床转化。2016年10月首批30家临床机构完成备案,实施干细胞临床项目备案双轨制,进一步规范了干细胞的研究。
    在良好的科研氛围下,我国科学家不负所望,在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国际干细胞领域中争得了一席之位!
    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截止2020年6月,美国临床研究网站共登记了121个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其中41个研究已完成,中国研究成果占8个。
    中国、欧洲、北美目前处于“三国鼎立”的状态,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成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最有实力的国家之一,研究成果包括1项Ⅰ型糖尿病、5项Ⅱ型糖尿病和2项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糖肾)。
    Ⅰ型糖尿病临床案例:
    我国科研人员发表了为期24个月的干细胞移植对Ⅰ型糖尿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共有15名受试者。结果发现,3名受试者停用胰岛素,8名胰岛素减量50%以上,1名用量减少15%~5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Ⅱ型糖尿病临床案例:
    研究人员对22名Ⅱ型糖尿病受试者进行干细胞移植,结果显示受试者空腹C肽水平提高,CD3 + T淋巴细胞的数量下降;HbA1c从基线的8.2%下降至3月后的6.89%,随访至12月时HbA1c稳定在7.0%。
    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的3大可能机制:
    1.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改善胰岛分泌不足;
    2.干细胞免疫调节,减轻全身或胰岛周围的炎症反应,恢复胰岛免疫平衡;
    3.改善胰岛抵抗,调节内分泌紊乱的状态,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4.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发挥组织修复作用,改善血液供给。
    总结

    在全球局势发展复杂化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发展生物医疗等高科技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整理的技术科研水平,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对我国上亿位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孙方臻
著名分子胚胎学家,中科院专家。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 [详细]
罗盖教授
罗盖教授祖籍广东,麦吉尔大学优秀学士、多伦多大学科学博士、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后... [详细]
王培福
王培福,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对神经系统疾... [详细]
马路
马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全军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军区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详细]
苏连奎
苏连奎,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 2005年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临床,开展自... [详细]
赵春华
赵春华个人简介:男,1963年生,山东青岛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详细]
杨晓凤
杨晓凤,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医... [详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管理员入口
秦皇岛吉泰生物科技研究所
邮编:066100 备案号:冀ICP备2023042823号-2  冀公网安备13030502000431号
电话:0335-3366669 传真:0335-3366669 E_mail:qhdjtsw@163.com 您是本站第 252291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