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过备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日期:2021-12-04
在近期新增的11个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中,有一项与过敏性鼻炎相关,项目名称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这是该领域在临床上的实质性进展。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干细胞在过敏性鼻炎领域的临床潜力。
过敏性鼻炎:现状及挑战
变应性鼻炎,又叫做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过敏体质的患者接触致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近年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全球约有10%~40%的人口患有AR,且约20%~30%的AR患者伴有支气管哮喘,我国AR患病率为4%~38%。
目前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采用避免过敏原、免疫调节等非特异性疗法,常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但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在改善伴随症状方面疗效欠佳,容易复发,远期疗效欠佳,甚至会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后果。因此针对难治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
干细胞纠正免疫失衡,根源性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Th2型过敏反应,导致Th1/Th2细胞免疫失衡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缺陷。此外,Th2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了B细胞的IgE产生,并将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招募至鼻组织中。
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强大免疫调节特性的细胞,有望纠正过敏性鼻炎患者失衡的免疫状态,其可导致AR中Th2应答向Th1应答的转变,并可调节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功能。国内学者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小鼠的免疫反应。在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后可显著降低过敏症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IgE、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因子-4(IL-4)、IL-5、IL-1和IL-10水平。此外,Th1(干扰素-γ)水平明显升高。
另一项研究发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IPSC-MSCs)通过诱导Treg扩增调节T细胞表型向抑制性Th2表型转变。这种转变与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和细胞间的接触有关。此外,还发现IPSC-MSCs通过NF-κB信号改变了Th1/Th2细胞之间的平衡,促进了静止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了T细胞和Treg细胞的激活。
干细胞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进展
在Pubmed上搜索有关干细胞治疗过敏性鼻炎相关研究,可发现其近年来热度直线上升。
数据显示,近年来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动物试验,正慢慢转向临床研究。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关项目通过备案,例如近期烟台毓璜顶医院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2018年4月第二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中,由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执行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技术重建下鼻甲改善空鼻综合征的研究》项目也通过了备案。这无疑是该领域临床发展的大突破。
从目前AR动物模型的研究到AR治疗的安全、有效和常规的最终临床应用,仍然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探讨: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仍如何?局部或全身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远期疗效和持续时间如何?。这些都是临床的焦点。然而,随着长期安全数据和临床治疗效果数量的积累,相信这些问题会有合理的答案,推动干细胞疗法进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