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肿瘤微环境等原因,T细胞功能受到了限制,或无法迁移到达肿瘤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活性抑制,无法杀伤癌细胞。因此,如何激活体内的战斗部队,加强T细胞“武装”,使它们在肿瘤组织中充分发挥战斗力,攻击肿瘤细胞,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概念二:TIL细胞疗法
TIL细胞疗法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大量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疗法。TIL细胞疗法的效应细胞是一群经过天然选择与富集,肿瘤特异性T细胞比例高且多样性丰富的细胞群,具有多靶点、肿瘤趋向和浸润能力强、副作用小等优点。
2016年末,Rosenberg研究组从患者肺部肿瘤结节(结直肠癌细胞扩散到肺部形成肺转移)中分离出了靶向KRAS G12D突变后新抗原的TIL细胞,扩增回输后使得肿瘤消退。TIL疗法依赖于突变,而不是癌症类型。这一研究为T细胞受体基因疗法治疗表达这一共同突变的多种癌症类型带来了可能。
Iovance Biotherapeutics开发的商用自体TIL产品正处于II期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复发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LN-145在27例至少接受过一次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初步疗效。FDA已经授予LN-145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复发性、转移性或持续性宫颈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多款在研TIL疗法。目前,54%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17%的试验已经完成,其余的试验要么已经结束,要么已经终止。分析显示,这些试验中有51%在美国进行,15%在中国进行。
TIL疗法目前主要作为二线治疗进行临床试验。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中,黑色素瘤仍然是头号肿瘤类型,其次是NSCLC、卵巢癌和头颈癌。到目前为止,TIL治疗在转移性黑色素瘤和晚期宫颈癌中已经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益处,甚至在使用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也是如此。NSCLC、结直肠癌(CRC)和乳腺癌也证明了初步疗效。
然而,高剂量的IL-2作为支持输注的TIL生长和活性的常规使用,可能会限制TIL治疗的临床应用。高剂量的IL-2通常会引起全身毒性,需要加强监测和护理,还可能促进抑制TIL抗肿瘤反应的Treg细胞。
4国内外TIL疗法领域公司盘点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企业布局TIL疗法市场,如Iovance Biotherapeutics、Obsidian Therapeutics、Instil Bio、卡替医疗、君赛生物、西比曼生物、沙砾生物、劲风生物、原启生物等。
lovance BiotherapeutisObsidian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工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医药公司。cytoTIL15是Obsidian的先导cytoTIL项目,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其他实体瘤。其独特之处是,TIL细胞表达IL-15,不再需要接受IL-2的治疗,在提高TIL疗法持久性的同时降低了疗法的毒副作用。
Instil Bio
Instil Bio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开发TIL疗法治疗癌症。ITIL-168是该公司的同种自体TIL疗法,治疗PD-1抑制剂耐药/复发的晚期黑色素瘤,已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外,ITIL-168还拟被开发用于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宫颈癌等适应症。
卡替医疗
卡替医疗是中国TIL/新抗原等创新免疫细胞治疗的代表性企业。ScTIL210是卡替医疗开发的第四代TIL,无需借助手术组织获取TIL细胞,而是从外周血采集单核细胞,分离肿瘤识别性T细胞——从而大大提升了治疗实施的便捷性,并进一步给予基因修饰,提升其克服肿瘤微环境和增加自我扩增的能力。该产品在前期的概念验证临床研究中已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劲风生物发展TIL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治疗治愈实体肿瘤患者,提升患者生命质量。2021年10月宣布完成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在2022年初推动其产品管线进入IND阶段以及开展I期临床试验。
原启生物
原启生物聚焦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公司自主创新建设的OriTIL—细胞高效扩增培养技术平台开发的产品,具有高倍率提升TIL细胞扩增数量和质量属性等特点,可以有效突破TILs疗法的技术瓶颈,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益于OriTIL的平台优势,原启TILs产品管线已在临床阶段获得了可喜进展,进入临床申报阶段。
5TIL疗法存在的问题